生產有機肥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水分要求。豬、牛、雞糞在不同工藝階段對水分的要求不同。去除水分主要有一種是水分含量高於60%-65%的畜禽糞便,另一種是發酵過程40%-65%,造粒含水量為20%-40%的粉肥,幹燥成含水量低於15%的成品。
在有機肥生產線上,經過粉碎攪拌工藝後,發酵腐熟的物料可以造粒含水量為20%-40%的物料,但加工後的顆粒含水量仍然很高。因此,在大多數情況下,造粒後需要用有機肥烘幹機進行幹燥。幹燥冷卻後,顆粒含水量達標,含水量低於10%。
對於粉狀有機肥生產線,發酵後可通過陳化等方式將含水量降至15%以下。
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,在有機肥生產線的加工過程中,脫水機主要用於去除高含水量的水分,發酵設備發酵過程中的冷卻和通風氧化物減少適合造粒的含水量,幹燥機將含水量降低到有機肥的標準要求。